天使献真情,爱心促康复 ——记骨科医护人员无私照料老年骨折患者
作者:admin    发布于:2017/9/12

9月10日,周日上午,骨科病房里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,医生们忙着查房,护士们忙着为病人开始一天的治疗。

巡视病房时,护士发现107病房一位79岁的老人正情绪激动地发着脾气,询问得知他的陪护找不到了,电话也打不通,早饭还没吃。老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,躺在床上无法活动。护士姜敏跟别的病人家属要了点稀饭,站在病床边,一手端碗,一手用调羹,一口口地喂老人吃完。后来老人需要大便,姜敏递上便盆,等老人解完后,不怕脏不怕臭为老人擦净,把便盆倒掉。因为一直联系不到陪护,老人心情不好,护士杨慧敏一直耐心地安慰劝解老人:“老人家,你放心,有什么需要尽管说,我们会照顾好你的。”

就这样,这一天里,尽管骨科的工作非常忙碌,护士人手不够,但还是时刻关注老人的需要,随叫随到,帮老人买饭,倒水,翻身,解决大小便,换下弄脏的床单,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,使他能够安心地做治疗。得知老人情况后,护士长、科主任从家里赶过来,医院总值班人员也来到病房看望老人。老人感动得直抹眼泪,说:“多亏了你们,你们比我的亲人还亲!”当病人家属来到后,掏出30元饭钱给护士,护士没有收,说:“这没什么,只要老人安好我们就放心了。”

骨科病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,超过一半的人躺在病床上,无法行动,这就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。尤其是孤寡老人,生活方面需要格外照顾,基础护理耗费气力。比方换床单,由于病人躺在床上,只能先铺好半侧,协助病人翻身后,再铺另一侧,所有病房换完,护士累得腰都直不起来。因为骨科医生少,手术一般安排在下午,等病人从手术室回到病人,已经是中班了,而中班护士只有一人,护士长刘金娇经常地加班到晚上七、八点钟,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。

骨科的医务人员克服种种困难,把为病人服务放在首位,注重服务质量、业务水平的提高,做到让病人满意。他们勤抓学习强培训,经常进行操作大练兵,重奉献擅沟通,成为一个业务水平高、服务态度好、团结互助的团队。

科主任王正祥,在科里人员少、设施陈旧的情况下,带领全科医务人员团结一心,严格要求医生依法执业,依规执业,让病人明明白白看病、清清楚楚缴费,规定每个医生将电话号码留给病人,保持医患沟通畅通无阻。为了不让病人跑冤枉路,王正祥严格规定:在病人办理出院手续时,将所有报销材料为病人准备齐全,对落实不到位的医生给予科室通报批评。他经常到社区、周边乡镇参加义诊,逐步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,很多病人慕名前来就医。

在微笑服务方面,护士长刘金娇言传身教,做护士的好榜样。每天清晨,她都用最美的笑容和声音问候每一位患者,“早上好,昨晚您睡得好吗?有什么需要的吗?”在她的带领下,其他的护士也都习惯了用美丽的微笑、热情主动的服务来面对患者和家属,使每一位患者和家属都在新的一天有个美好的开始。

曾经有位孤寡患者,大面积皮肤剥脱,因为天气热,又无人照顾,创面散发出恶臭。每次处置她都会亲自去病房,协助医生清洗创面、换药包扎,安慰患者。为了预防褥疮,她带领护士们为病人勤翻身、更换床单和被套,长时间弯身操作使她经常感到腰酸背痛。

骨折病人因为卧床时间长,会有焦急、不安、愤怒等情绪,骨科医护人员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,运用专业知识,耐心疏导患者,配合医生安心治疗,增强病人恢复健康的信心。同时,他们深知,医护人员的一句话,一个微笑,都会对病人产生影响。所以,他们也注重自我疏导,自我化解,避免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,以免造成对病人的负面影响。

为使护理技术向高、精、尖发展,刘金娇深知无论是专科技术还是基础护理,都必须规范化、程序化,实行一对一、手把手地传帮带。每天抽出一点时间,组织科里护士进行理论学习,提高业务水平。在工作中,她向护理人员灌输安全是天的服务意识,自觉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护理常规,善于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,及时修整。她注重现场质控,及时了解护士的工作情况、及时发现问题,并与医生、患者进行有效沟通。自担任骨科病区护士长以来,骨科病区未发生一例护理过失及患者投诉。